最新公告:
    全国资讯热线:400-1070-521

    招生条件CONDITIONS OF ENROLMENT

    2020年春季学期网络教学授课情况学生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根据教育部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相关部署和广东省教育厅工作要求,我校于3月16日正式实施开学不返校期间的网络教学,目前已有条不紊地开展了六周。开课以来,学校网络教学总体情况良好,师生对网络教学过程及所达到的效果基本满意,各门课程平稳推进。任课教师不断摸索调整,已形成较适合的授课方法,网络教学已取得初步成效。

    为了客观地了解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不返校”每周网络教学的运行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及需求,积极探索更加高效的网络教学模式,进而明确教学工作改进的方向,切实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扎实提高,教务处分别利用“问卷星”向学生发放了第一周、第三周、第五周授课情况调查问卷,分别从教师网络授课备课质量和管理工作情况、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现将三次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汇总如下,以利于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查找不足,更好地开展后续的网络教学工作。

    一、 平稳推进的一个月

    (一)在线课程整体运行情况良好

    从表1可以看出,本学期我校应开课程1008门,采取网络授课方式的课程门数为859门,占应开课程门数的85.22%,所有适合网络教学的课程做到了应开尽开。

    表2-在线课程整体运行情况(3月16日至4月10日)

    在线教学教师数

    在线教学的教师人次数

    计划开课的在线教学课程门数

    实际开课的在线教学课程门数

    开课率

    在线教学调课人数

    在线教学调课次数

    在线教学学生学习的人次数

    学生学习到课率

    698

    6316

    865

    865

    100%

    2

    3

    577375

    97.88

    从表2可以看出,我校开学网络教学第一个月的开课率为100%。此外,与以往学期相比出现了“一低”“一高”。

    “一低”是:开学至今,仅2位教师因身体原因或其他工作任务调了3次课,并均按调课程序办理;与以往学期开学第一个月的调课数据相比,本学期大幅度地降低了调课率。“一高”是:学生在线学习到课率为97.88%,高于以往学期开学第一个月课堂学习的学生到课率。以上情况很好地保障了我校开学第一个月正常的教学运行。

    (二)加强技术学习、牢记教书育人,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1.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熟练。

    经过一个月的实践,教师们选用的教学平台以超星、泛雅、人卫慕课、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为主,并辅以使用学习通直播、腾讯课堂、腾讯会议、微信、QQ、钉钉等进行实时互动和直播。

    自2019年3月份开始,教务处联合信息网络管理处大力推行泛雅平台进课堂,部分教师已有较好使用基础。本学期以来,原来不熟悉或不太熟悉网络教学的不少教师刻苦学习,不断摸索,逐渐学会使用平台组织教学,并能充分利用各个平台的特色和优势,以此提高在线授课水平。根据学院反馈情况和“中大新华信息化教学研讨群”问题整合分析,教师使用教学平台及教学工具熟练程度普遍提升,由“平台登录”、“建立课程章节”、“上传资源”等基础性问题进阶为“自录视频”、“章节测试及作业发布”、“分组教学”、“学情数据统计分析”、“课程内容设计”等,进入到深入学习使用学习平台相关功能,并能开展PBL教学等。通过在教学平台上完成视频、电子教材、PPT等资源上传,积极开展课前预习、主题讨论、随堂测验、课后作业布置等各类线上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全面细致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轨迹。

    根据课程及学生需求,不少教师在这次网络教学中采用直播与录播、MOOC转SPOC等方式,利用平台现有课程组织互动讨论等,营造更有效的学习氛围。

    2.教师在网教方式上精耕细作,各显神通

    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不断熟练,给老师们提供了在网络教学中大展身手的舞台。大家积极行动,结合专业特点、课程实际,利用各种教学平台和工具,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线上教学。

    有的教师提前为自己的课程做好充分的预案,学习平台直播软件、实时通讯工具,电脑、平板、手机、专业直播麦等工具齐上阵,化身为“主播”,在忙碌的教学中享受教有所成的快乐。

    有的教师为提高学生在线学习的兴趣和持续参与度,把课程内容按照知识点阶段性划分细化,把原先课堂上较长时限的作业和任务分解成更短时间的小任务并设置相应的时间节点,依据平台统计大数据及时提供反馈给学生以提醒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开展自学学习。

    为激发学生大胆陈述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有的教师在组织互动讨论时采取匿名交流的方式,以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顺畅。

    3.学生“见屏如画”,学得生动、学得专心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也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的教学方式,从而保证教学新模式下的学习质量。一个月的“云端学习”,大部分学生对教学工具已逐步熟练,对线上教学方式正逐步适应,线上学习已进入状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准时进入线上课堂,认真听课,积极思考,通过信息化工具积极与老师互动,包括弹幕提问、章节小测、在线答题、课后反馈等按时完成学习进度,同学们对知识点掌握程度较高,并积极反馈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做到了学得生动、学得专心。

    学生课堂笔记和作业

    4.加强课程思政,让立德“润物细无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大使命,而在学科专业知识传授中增强学生理想信念、文化自信,并通过坚定专业思想、职业目标牢记奉献社会的使命担当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部分。如何保证疫情期间不返校线上教学与返校线下教学同质等效、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思政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从提交的一月网络教学总结来看,各院系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并在“亲”、“新”、“活”上下足功夫,涌现了一大批课程思政建设的优秀课程。比如:

    公共治理学院罗亮梅老师在《人员素质测评》课程的第一章,通过两个企业的案例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专业性、如何实现危机下HR的担当。其中一个案例是疫情期间引起HR圈内轩然大波的“CEO骂HRD的一封信”。直播中,罗亮梅老师通过简述该案例背景、分析原由、启发同学们对HR这个职业的重新认知。她建议同学们掌握好专业本领,在疫情等危机时刻,要能提出可落地的降本增效方案,以振员工士气、与企业共渡难关。通过课程在线教学,培养学生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意识,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

    罗亮梅老师的课上PPT

    经济与贸易学院教师将专业的前沿问题与课程内容巧妙结合,安抚疫情下学生的忧心,凸显家国担当,立德树人。如张才华老师将股市熔断、中美贸易摩擦等经济热点与宏观经济理论结合起来,深入剖析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优越性;吴喜龄老师、张艾嘉老师就疫情之下全民是否应该屯米屯粮问题引导学生理性思考。

    护理学院《护理管理学》课程,教师在讲授管理专业知识的同时,结合我国新冠病毒疫情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共同探讨我国疫情防控的管理举措。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注重突出主旋律方向,例如特邀奋战在武汉前线的校友向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抗疫故事和心路历程;讨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高效建成的原因;对比各国抗疫反应速度与能力的差异等。让学生们在学习管理学知识的同时,增强职业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的优势和全民一条心的精神,充分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护理管理学》课程授课时的师生互动

    二、 温暖、感动的一个月

    (一)多措并举,积极作为

    疫情期间,如何结合我校学生实际顺利完成线下向线上教学的转换、保证线上教学质量?我校各院系负责人积极作为,多措并举,有力地保障了各院系一个月来网络教学平稳顺利、切实有效地运行。

    为了加强网络教学保障工作,加强课堂管理和学风建设,不少院系推出了“辅导员进课堂”和“行政教辅人员进课堂”的“双进课堂”以及与此相关的“每日每门课一汇报”制度。各院系在这些制度上制定了科学周密的细则,抓实抓细抓落地。比如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学秘书于前一天公布课表和双进课堂人员安排。双进课堂人员于每节课提前进入课堂了解学生在线课堂学习情况,课后找一些学生代表及时搜集所进课堂的学生意见(后期为了实现学生意见反馈的全覆盖,改为让全部学生填写《课后反馈调研表》,同时让学生用文字提出一些课上学习意见),并于当日下午5.30以前将课上所发现的问题以及课后所搜集到的学生意见反馈汇总交给教学秘书,然后再由教学秘书当晚告知任课教师,以利于任课教师下一次课对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改进。与此同时,学院陈仲本院长根据教学秘书汇总的问题与任课老师及时进行交流,以问题为导向,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还针对课内发现的课堂秩序问题以及课后了解到的学风问题让党总支副书记与辅导员重点跟进,通过了解情况、分析原因、找出问题,做好学生的思想疏导和教育帮助。此外每周开一次主题班会,根据出现的问题激励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积极向上。这样一种全员发力、全方位发力、全过程发力的举措对保障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它也需要大家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医工学院的全体老师在陈仲本院长、肖晶总支副书记的带领下埋头苦干、无怨无悔,还不断地给工作加码,是什么原因支撑他们如此努力工作?道理其实很简单,就像他们在学院微信群上常常提到的:要对得起这份职业,要对得起学生。


    医工学院“双进课堂”人员课后搜集的学生意见


    李晓原老师对教学秘书医工学院学生《课后反馈调研表》所反馈学生意见的回复


    对于全面实施网络教学这样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教学实践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处理不好会引起教师疑虑、不安等情绪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各院系负责人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想尽种种办法,充分利用微信群作为阵地,组织本院系全体教师进行线上集体备课和教学心得分享等教研活动,既有助于解决线上教学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保证教学质量,同时也营造了温馨有爱、积极向上、团结和谐、互帮互助的工作氛围。比如外国语学院的微信群“线上教育”专栏至今已发二十余篇文章,李文蓓、赖宁艺、陈绮雯、曹金蓉、杨镒境、雷荷芸、蔡桂琪、尹惠民、鲁凯伦、汪国学、蔡佳琳等老师通过自己用心总结的心得,使外语学院时时充满着浓郁的教学探究氛围,对线上教学的有效实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外语学院“线上教育”专栏所发教师线上教学和备课心得体会

    在我校开学不返校的网络教学中,部分课程实操性的内容需要返校后通过线下补课。为了减轻返校后补课的压力,护理学院努力探索如何在线上理论教学中适当融入一些实操内容。比如通过组建《护理学基础》授课团队,在授课网站“超星学习通”上搭建课程内容:查找并制作学习资源,包括入院和出院护理程序、铺床、轮椅和平车运送法的教学视频、实地录制入院护理视频、爱课程资源共享课《护理学基础》教学视频等。课上要求学生学习已上传的教学资源,教学视频中插入设置的随堂测验,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实时完成测验,学生正确回答测验问题才能继续观看视频,有助于保障教学效果。此外,融入抗疫校友实战经验分享: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体力学原理,并将其正确地运用于操作中,以减少患者痛苦,保证患者安全与舒适;减轻自身疲劳,提高工作效率,课前邀请06级校友梁颖怡和13级校友莫思晴均就其在武汉抗击疫情的实战经验进行分享。


    28A78


    《护理学基础》课程实操内容融入抗疫校友实战经验分享

    受疫情影响,我校2020届学生的毕业论文本学期全部采用线上答辩的方式。为了做好从未实施过的线上答辩工作,各院系积极准备,结合实际做了妥善周密的答辩方案。其中有着200名毕业生的药学院采用“全员预答辩+50%正式答辩”的模式,2020年4月7日至4月17日在“腾讯会议”平台已顺利完成14场预答辩。从所完成的预答辩情况来看,学生们都能非常认真准备,准点有序采用PPT共享屏幕模式在“腾讯会议”室进行汇报,并对评委老师提出的问题逐一回答。每位评委老师都能针对论文学生论文或汇报情况给出指导意见,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考察学生对论文熟悉程度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由于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这次论文线上答辩吸引了很多非本场预答辩的同学进入会议室进行旁听学习,这对于学生互帮互学,扩大知识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药学院毕业论文预答辩部分成员展示,包括非本场预答辩同学

    (二)爱岗敬业,视生如子

    自4月2日以来,教务处联合学校新闻中心在学校官微平台推出“线上教学之星”专栏,目前已陆续推介陈仲本、曹金蓉、林玮、赵小蕾、徐娟娟五位教师。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陈仲本教授在开学以来的网络教学中,殚思竭虑,积极谋划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学举措;并以自身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善于学习新事物的好学精神、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垂范全院教职员工,带领大家同心同德,全员发力、全过程发力、全方位发力,使医工学院的网络教学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

    中文系林玮副教授上学期的教学学生评教排名全校第一,本学期的网络教学她努力探索教学新方式,继续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此外,林玮老师还在所承担的中文系分管教学副系主任、学校大学语文教研室主任等岗位上积极作为、勇于担当;作为暖心的“师姐”,她又以文雅、稳重、认真、细致的人格魅力,在网络教学中激励着年轻教师们奋发向上。中文系一个月以来的网络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其中林玮老师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外语学院曹金蓉老师堪称无冕授课艺术名师。她幽默风趣的教学方式以及简单明了的PPT,会让学生很快地记住知识点;她不落俗套的课堂教学模式每节课都让学生感到像是一次新鲜的旅行。在开学一个月的网络教学中,她通过“身在疫区心系教学借助新媒体分享录课经验”,通过“不断探索用心录课,学生上课犹如在‘追剧’”,在外语学院乃至全校的网络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信息科学学院赵小蕾老师和药学院徐娟娟老师是中大新华信息化教学的先行者。我校首批省级在线开放课程两项立项分别由这两位老师主持。经常与两位老师在一起探讨信息化教学的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黄鹤老师对她们有以下评价:赵小蕾老师的“网课建设遵循着基于MOOK碎片化时间优势上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有效时间,注重知识点层次性设计,采取‘知识点有效分解和层次性设计攻克难点、启发思维、激发自主学习兴趣’的设计理念,能够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受众的学习需求”。徐娟娟老师“能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结合本专业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书本中二维平面分子转化为三维立体结构,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将晦涩的理论和生活联系起来,把微观世界编成一个故事”。作为我校信息化教学的先行者,在本学期的网络教学中,两位老师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她们的教学方案作为优秀方案在学校官微上被推介给全校教师借鉴学习。

    以上五位老师在教学上各有不同的特点,但有一个基本点是他们共同具有的,这就是爱岗敬业,视生如子。

    陈仲本院长在医工微信群上反复对老师们强调,“要记住我们来新华是做什么事的”,“学生为重,善待学生”。开学以来,陈院长几乎每天都工作10小时以上,他开玩笑说这些日子经常是“一心三用”,一边吃饭,一边在电脑上备课,还一边打电话或发微信向年轻老师请教教学平台的使用,或者与总支副书记、教学秘书讨论各种教学问题、以及新冠防控问题,又或者根据教学上出现的问题与老师们进行沟通。

    林玮老师自2006年硕士毕业入职,“扎根新华、献身教育”的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她说,“生而为师,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在平凡中坚守,才能在朴实中升华”。中文系李想老师提到,她与林玮老师这段时间在晚上谈网上教学上的事情常常谈到11点多钟。前些日子林玮老师在老家,一次家中老人需要手术,从医院照顾老人之后,又立即回到家中与系里相关老师召开视频会议讨论线上教学的事情。林玮老师在用一个个生活小细节,诠释着“在平凡中坚守”。

    曹金蓉老师说,“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真的是出于对教学的热爱,我只想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教好每一堂课,所以我觉得在这上面花的时间都是值得的”。这位曾经在一次学校期末工作总结会上介绍自己教学工作时让大家为她“投入大量时间在教学上”感动不已的玩命教学的老师,这次网课能让学生像追“剧”一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为了上好课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对于赵小蕾老师和徐娟娟老师,信科学院衣杨院长和药学院张素中副院长都有相似的评价,她们是非常敬业的老师,工作上经常加班加点但毫无怨言,她们非常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交朋友,她们做到了把优秀当成习惯去做每一项工作。

    有人说,“教师只有对学生奉献自己诚挚的爱,才能让学生喜欢、信任和尊敬”。确实如此,从以下摘录的学生评价,可以看出学生对五位老师盈溢着的满满的爱。

    学生对陈仲本院长的评价


    令倩倩老师转发学生对林玮老师的评价

     

    学生对曹金蓉老师的评价

    学生对赵小蕾老师的评价学生对徐娟娟老师的评价

    以上五位老师只是举例说明。一个月以来的网络教学,新华不仅仅只是闪耀着以上五位“教学之星”,而是群星灿烂。我们在开学第一周总结时说过的一些话,在此有必要重提。“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让我们选择了‘开学不返校’的网络教学方式,中大新华教师们在这场战‘疫’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不同的战场上彰显了他们的使命和担当”,“不少老师都有类似的坦言,上网课‘最大的困难就是在摸索、学习许多新的软件过程中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备课量翻倍’对于首次进行线上教学的老教师,投入的精力更是翻了好几倍,然而,我们的老师们选择埋头苦干,无怨无悔”。

    (三)全员一心,助力教学

    网络教学不仅仅是任课教师的事情,它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共同配合。一个月来网络教学得以平稳运行也离不开各方所付出的艰辛劳动。

    首先是督导队伍。实践再一次证明中大新华的督导队伍是一支优秀的队伍。网络教学实施后,督导组组长陈汝筑教授利用督导工作微信群对线上听课等工作进行详尽的安排和布置。除了听课之外,陈汝筑教授与督导组的陈玉川教授作为原中山大学副校长和原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以及中山大学资深医学教授5次回到广州校区和东莞校区参加学校会议或进行巡查,对学校的网络教学工作和新冠防控工作给予指导。网教期间,督导组副组长董利明老师和陈小枫老师不断钻研线上教学技术,每周听十多节课。董利明老师每周还参加两次外国语学院的线上教学研讨会;陈小枫老师负责三个院系共5个专业的教学督导工作,为了让所观察到的不同教学平台对各个专业的教学效果能及时反馈给相关院系和任课教师,她课后与十多位教师不断地进行大量的微信交流和语音聊天;据了解两位老师几乎每天都在新华网教的事忙碌地工作。学校规定每位督导的听课任务一般是每周4节,一个月的网络教学中,督导们都超额完成了听课任务(其中郑茨萍等督导每周听十多节课)。罗蔚茵教授由于已82岁高龄,学校对她的听课次数不作规定;但这次实施网络教学这样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一贯对教育工作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她觉得需要给老师们加油鼓劲,因此自觉地付出了许许多多的时间和精力。罗老师从她最熟悉的院系和课程入手,每周听7节医工学院的课,涵盖陈仲本老师的《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李晓原老师《医用物理学》和王静老师的《生物医学信号》三门课程。周一至周三听完三门课,每周五罗老师会根据听课情况认真思考,对每门课填写详细的听课意见并将意见反馈给任课教师以利于下周改进所存在的问题。作为在本科教学研究上具有很高造诣的教育专家、教学楷模,罗老师对课程提出的意见十分中肯到位,三位老师都表示罗老师的意见对他们不断改进教学提供了相当大的帮助。令人感动的是,罗老师在为指导学校线上教学忙碌工作的同时,每天还需照顾患病的老伴中山大学郑庆璋教授。

    罗蔚茵老师所填写的部分《网络教学听课表》

    除了教学督导队伍,教学秘书是另外一支繁忙工作的队伍。除了以往学期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针对网络教学教学秘书们还增加了许多事务性工作。以医工学院教学秘书李惠娟老师为例:一个月的网络教学,她所增加的教学管理事务主要有三项:一是根据网络教学专门制定新的教学管理文件,比如《生命医学工程学院开学不返校教学实施方案》、《医工学院“双进课堂”实施办法》、《医工学院2020届毕业生毕业论文线上答辩方案》等等。二是帮助教师尤其是兼职教师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对课程线上教学的意见反馈,李惠娟老师多番与各医院教学团队沟通协调,向他们推荐广受本学院学生好评的腾讯课堂直播平台,协助兼职老师完成网络教学测试工作。三是做好教学督导与任课教师、学院领导与任课教师的沟通枢纽。这些新增加的工作都费时费力,尤其是“双进课堂”制度的推行,头天晚上公布第二天“双进课堂”的人员名单,当日下午收集“双进课堂”人员巡课以及课后向所进课堂学生征求到的反馈意见,然后汇总、整理各方意见并于当晚反馈给任课教师,日复一日。一个月来,没有周末、加班加点工作到深夜,这是常态。

    辅导员队伍是另外一支重要的辅教队伍。疫情期间的网络教学对他们来说似乎不会这么忙,其实不然,他们同样比以往学期付出了更多的精力。下面以外语学院邢佳佳老师为例。与许多辅导员一样,邢佳佳老师的辅教工作主要围绕着学生处及各院系要求的“辅导员进课堂”进行,并且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网络上课之前,了解学生动态,督促学生调整状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网络上课时跟踪学生出勤情况,并把教学秩序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针对学生网络学习的学风问题每周举行一次班会进行化解,并找个别同学谈心。除了“进课堂”,辅导员还有着许多旁人看不到的工作。以邢佳佳老师而言,她需要了解学生就业市场,有针对性地为推送相关的就业信息;她需要为考研深造的学生通过“云班会”等形式做好引导工作;她牵挂着自己分管的身在美国游学的2016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陈汝颖,每日与她联系并做好她回国前后的新冠防控指引以及隔离期间的心理辅导;她还需要了解学生毕业论文开展情况,协助论文指导教师督促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此外,邢佳佳老师担任外院团委书记一职,需要引导学生完成“青年大学习”,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比赛,完成“五四”评优材料审核,等等。邢佳佳老师在开学网教一个月的期间,同样是加班加点,经常工作到凌晨,几乎没有双休日。

    (四)、用心用情,培养自律

    网络学习是否有成效?很大程度上是学生自律性的比拼。为了加强学生线上学习的自律性,一个月以来,学校各方紧密配合,用心用情去做了一系列的事。

    学生处做了两件很有意义的事。一是为了在学生群体中营造良好的线上学习氛围,各院系依托学生组织、辅导员队伍,积极收集线上教学过程中的优秀学生典型案例,并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工整记录下来的学习笔记通过公众号推文等形式积极向其他学生宣传,增加了学生互相学习的途径,行成争先创优,你追我赶的线上学习热潮;二是组织院系全体辅导员以“自律才能自强”为主题开展线上云班会,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主抓手,引导学生学会自律,行成自我监督的良好习惯,协同推进线上教育的有效实施。

    学校新闻中心同样做了两件很有意义的事。一是依托网络平台建立学习小组,拓展“学习型”社交,通过交流学习笔记、学习Vlog、学习计划等方式来促进团队学习;二是将与自律自强主题密切相关的名人名言与校园美景、文化地标相融做成手机壁纸,既顺应了学生对返校的期盼、对校园生活的想念,又将自律才能自强的亘古道理,春风化雨式地浸润着莘莘学子的心田,激励大家珍惜时光,不负韶华。

    除了学生处和新闻中心,各院系的老师们费尽心思,各辟蹊径,也做了不少有意义的事。在此特别推出外语学院辅导员李水清老师写给同学们的一封信,用心用情,情真意切。


    老师们用心用情引导学生学会自律,学生们也用心用情加强自己的自律能力。以下是第三周结束后教务处利用“问卷星”向学生做的问卷调查(收回近9000份)涉及到自律性的几道题目学生的答题情况。

    对“你是否可以做到按照课表安排准时进入在线课堂学习”这一问题,回答“完全可以”的同学占45.58%,“可以”占38.65%,“基本可以”占14.54%。学习积极性较好的同学超过80%。对“你是否可以按时完成教师的线上学习安排(听课、测验、作业等)”这一问题,回答“完成可以”的同学占37.76%,“可以”占43.64%,“基本可以”占16.56%,学习积极性较好的同学同样超过80%。对“你对在线课堂与老师互动的态度是”这一问题中,回答“非常积极”的同学占20.69%,“比较积极”占50.33%,“一般”占26.34%,互动态度积极的同学超过70%。对“网络学习和居家自修,自律性很重要;你的自律性如何?”这一问题中,回答“很强”的同学占14.44%,“比较强”占41.65%,“一般”占38.22%,自律性较强的同学超过半数,有自律性的同学超过90%。

    对于大学生线上学习的薄弱环节,同时与一本大学生相比,它又是中大新华学生的薄弱环节;一个月来我们的学生在自律性上有此表现实属难能可贵,为同学们点赞。

    三、蓄势待发的一个月

    (一)化危机为契机,创新教学模式,为我校后续的教学蓄势积能

    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教学成为学校主要的教学手段,这对所有的高校来说,是一场危机,也是一场大考。除一些实践类等不适合网络教学的课程外,我校85%的课程均采用了网络教学,超过95%的教师担任了“网络主播”,使得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推进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相当一部分的老中青教师从刚开始备课时的忙乱、抱怨、紧张渐渐过渡到适应、兴奋、从容,更有不少教师已经开始深层次的思考如何提高网络教学成效的方法。如,各学科不少教师开始践行激越四段式教学法、探索性学习、线上PBL等。教师们根据学生的学情及学科特点,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授课形式,受到学生的肯定和欢迎。在全校一盘棋,全员共抓齐管的努力下,我们化危机为契机,打赢了这场阻击战,老师们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的能力能到有效提升,确保了教学秩序、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也为推动我校后续的教育教学迈上新台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一个月的蓄势积能为我们继续做好后续的网络教学增强了信心。

    由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新冠肺炎疾病防控工作仍然不能松懈,我们还要延续一段时间的网络教学。开学第一月整体的教学运行状态良好,我们的老师啃下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网络教学的这块硬骨头。这份可喜的大考成绩单,为我们后续开展网络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我们有信心能扎实继续做好接下来的网络教学工作。

    (三)一个月的蓄势积能使我们对返校后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质量、上水平充满了信心。

    一是促进了我们在教学理念、课堂模式上的转变。现在授课的对象是“互联网原住民”的00后大学生,学生可以在网络上直接获取海量的课程信息和专业知识,他们对课堂教学的知识性内容学习的需求减少,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简单传授者。我们进一步加深了这样的认识:老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堂模式应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

    二是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奠定了基础。经过一个月的网络教学,老师们除了自我感觉“技术娴熟了”以外,更深的体会应该是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各自的优劣势。如,本学期大学英语教研室引入外教社成熟的MOOC资源,任课教师的角色转变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提供必要的讲解和答疑,学生的MOOC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决定学习进度,可以不断回播巩固知识点。通过开学第一月的学习后,对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调查显示:91.75%的学生认为该MOCC课程实用性强、针对性强,有助于提高英语能力,接近60%的学生认为比线下教师讲授的更好。这为日后大学英语教研室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解决大学英语学时数不多,杜绝满堂灌的课堂教学问题,切实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了解决的方案。

    线上、线下教学各有所长,课堂教学师生面对面有温度的教学和互动是网络教学难以做到的。但网络教学不受时空限制,尤其是在呈现知识性内容方面更具优势,有效的技术运用可以更清晰、生动的呈现知识内容,学生可以反复回看不熟悉的知识点,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将学生的学习行为记录下来,并形成数据向教师呈现学生对知识点的反应。不少教师表示,疫情之后要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最大优势,改革课堂教学。

    三是为完善考核评价,强化过程性评价制度打下了基石。开学第一月,基本上所有的教师都开启了信息化考勤;大部分教师都进行了在线测试、发布作业等,加强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的监控;不少教师还将线上测试题、作业题逐步积累并形成自建题库,方便学生在线复习考试。这些都为日后学校改革评价和考核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线上论文答辩方式的创新,为日后探索多样化的论文答辩方式提供了可参考的方案。受疫情影响,学校2020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答辩首次移至线上进行。答辩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吸引和方便更多的旁听者参与;答辩中全程录屏、录音,作为答辩记录保存,整个答辩过程公开、真实、完整,可记录、可回溯、可复查。通过此次尝试,证明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线答辩是可行且高效的,既保证了毕业工作的进度,也确保了答辩的质量。这为日后探索多样化的论文答辩方式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案。

    我们正稳步走在2020年春季学期中国高校网络教学的道路上。尽管我们的网络教学还有着需要改进和注意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如何继续加强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如何加强授课的实时互动,如何加强预习、展示、反馈教学三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如何根据学生线上学习特点合理调整教学方案以及设计合理的线上教学方式,如何有效地避免学生网上学习视觉劳累,等等;然而,我们有着开学第一月网络教学“教”与“学”的良好积淀,通过发扬成绩,改进不足,努力解决所存在的问题,我们有信心继续为接下来的网络教学大考以及2020年这场人生磨砺的大考交上一份优秀的答卷。


    撰文:李中生 王栋慧 唐美莲

    责编|李波

    编辑|黄要武


    招生流程THE ADMISSIONS PROCESS

    报名流程

    ① 报 名:可登陆网上报名通道进行网上报名;

    ② 面试申请:持身份证或户口本、毕业证、照片到项目招办参加报名面试。

    ③ 面试体检:按照预约时间到学校进行面试体检。

    ④ 通知书发放:经审查合格后,择优录取,额满为止,开学凭录取通知书报道(详情见入学须知)

    ⑤ 开学时间:请按通知书上规定时间报到。

    备注:五官端正,肤色好,身体健康,身材匀称、性格开朗,举止端庄;身高要求:女身高要求162-176cm;男身高要求170-185cm;体重要求:体重(kg) =[身高(cm)-110]±[身高(cm)-110]×10%;视力要求:眼球无变形,无色盲、色弱、斜眼,矫正视力1.0以上;

    优秀院校推荐EXCELLENT COLLEGE RECOMMENDATION

    19
    25
    26
    29
    50
    38
    41
    42

    在线报名预约我校(带*号为必填项)

    男  
    确认报名
    请确保你所填信息的准确性,以免延误您的报考,核对确认后,请点击确认报名
    提交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