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条件CONDITIONS OF ENROLMENT
“英才”施教 “特色”培养——写在我校201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之际
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正式发文,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我校成功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进入“双一流”也就意味着学校的发展由此跨上了一个新台阶。然而,不论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人才培养的能力和质量都是衡量其最终建设成效不可或缺的核心指标之一。
从今年5月起,学校教务处会同各学院着手开始了201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这也是在时隔4年之后,我校再次启动了对这一指导未来本科人才培养纲领性文件的修订。与此同时,为配合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学校还配套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
意见明确要求各学院及所属相关专业在方案制定的过程中要以创建南理工风格的一流本科教育为目标,以培养工程精英和社会中坚为主旨,积极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全融入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信息时代强调以“学”为中心的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学院在新版培养方案制定时必须遵循“学生中心、学院主体、强化实践、创新融入、行业对标以及国际接轨”的六大原则。记者注意到,这与之前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提出的“以学生为本、明确定位、体现特色、加强实践、夯实基础、与国际接轨”的六项原则在内涵界定与文字阐释上有了很大的不同。
仅以此次新版培养方案明确提出的要充分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全面调研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构建起基于信息化时代的“学”为中心的课程教学体系来说。众所周知,当今信息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些给大学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教学方法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以教学模式改革为杠杆,“撬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全方位改革。于是乎人们看到,像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移动学习、微博、微信等信息技术催生的新的教育和信息传播手段,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以无孔不入的渗透性和不可抗拒的蔓延性,彻底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学习方式。进而迫使人们不得不对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重新审视与反思。如同人类的生活方式可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一样,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模式的变革必然会“撬动”教育理念的巨大革新。体现在高等教育领域,就是传统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理念,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通识教育理念转变。
教务处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在修订初之所以重新确定新的六大原则,更多的是基于遵循高等教育客观规律和高素质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等方面的考量。唯有如此,才可能制定出符合学校办学定位、适应人才培养、契合学生学习特点与心理需求的培养方案。
新课程体系由四大类调整为三大块,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记者关注到,与现行的培养方案相比,新版方案另外一个显著变化就是重新调整了课程体系的构成。具体来说,就是把原来的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与个性发展四大类别课程调整为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三大课程模块。个性发展相关的课程融入通识教育的范畴里。
众所周知,通识教育被看成是大学课程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类教育普遍被认为是扩展大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培养方式。因此,新版方案要求作为通识教育的必修课,其课程设置主要应着眼于培养大学生人文修养、身心品质、社会责任感。而选修课程的设置则在于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知识领域,增进其对自身、社会、自然及其关系的理解,培养健全的人格、宽容的态度、开阔的视野、批判的思维、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以及追求真理的精神。近年来,我校在通识教育上进行了卓有成效地改革。在工程人才的培养上以人文素养的培育为突破,通过补齐文化短板,加强工程文化的建设,培养学生的工程系统观念与人文情怀。
据了解,要求所有高校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分管理是教育部在2015年发布的《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来的。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校就开始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时至今日,我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既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同时也加快了各类拔尖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此次借助新版方案制定这一契机,我校围绕着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丰富创新创业实训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等环节,深入推进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
顺应“新工科”发展方向,以“实践”为导向构建多元化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今年2月18日,来自国内30所综合性高校及工科优势高校的专家学者汇聚复旦大学,就新时期工程人才培养展开了探讨并达成了复旦共识。教育部随后也发布了新工科研究选题方向,这使得“新工科”建设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虽然“新工科”概念近期才被人们提及和关注,但作为工科专业占全校专业总数65%、招生人数占到80%的工科优势高校,从2011年起,我校便从现代工程教育理念、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实训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这些探索也不同程度地顺应了“新工科”发展的方向。
通过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验平台建设与共享开放,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和成果管理,学校这些年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持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着眼于培养工程精英和社会中坚人才的目标定位,学校以“实践”为导向,融合理论教学与科学研究,构建起“基础实验-综合实践-创新训练”三层次递进互补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载体,畅通了渠道。
其中,基础实习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综合实践主要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工程综合能力;创新训练定位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其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作为实践教学体系高端环节的各类创新实验,涵盖了新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新工艺的创造与使用、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等能够产生显著变化的新成果,可谓是面向社会与企业“真刀真枪”的实践活动。我校化工学院五位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日前就在专业老师的帮助下,为中国石油完成了一项总投资5.3亿元的大型石化项目的设计工作。他们的方案还在被誉为全国化工本科“奥林匹克”赛事的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上,从全国265所高校提交的1800个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大赛的一等奖。
据了解,此次新版方案更加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提高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所占的比例,明确了理科、经管、文法类专业不应少于专业总学时(必修)的30%;工科、艺术类专业不应少于专业总学时(必修)的40%。
这其中,纳入到通识教育必修实践环节的科研训练被要求持续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记者获悉,从2012年初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百千万”计划以来,学校每年支持百余项重点科研训练项目。广大学生通过参与在本科阶段进行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增强了设计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以科研训练项目为基础,我校学子近些年来在全国机械设计竞赛、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机器人大赛等多项重要赛事中取得了优秀成绩。
“英才”施教,“特色”培养,这是南理工人本科教育追求的目标。围绕着打造南理工风格的一流本科教育,全校上下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立足精英教育,不断为经济建设锻造大批兼具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的工程精英和社会中坚。
招生流程THE ADMISSIONS PROCESS
报名流程
① 报 名:可登陆网上报名通道进行网上报名;
② 面试申请:持身份证或户口本、毕业证、照片到项目招办参加报名面试。
③ 面试体检:按照预约时间到学校进行面试体检。
④ 通知书发放:经审查合格后,择优录取,额满为止,开学凭录取通知书报道(详情见入学须知)
⑤ 开学时间:请按通知书上规定时间报到。
备注:五官端正,肤色好,身体健康,身材匀称、性格开朗,举止端庄;身高要求:女身高要求162-176cm;男身高要求170-185cm;体重要求:体重(kg) =[身高(cm)-110]±[身高(cm)-110]×10%;视力要求:眼球无变形,无色盲、色弱、斜眼,矫正视力1.0以上;